1966年,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究竟干了些什么?
你的位置:郑州炒股配资开户查询_新手股票杠杆申请_能查到实盘配资官网 > 能查到实盘配资官网 > 1966年,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究竟干了些什么?
1966年,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究竟干了些什么?
发布日期:2024-02-24 05:07    点击次数:150

1910年春,16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韶山前往湘乡东山学堂上小学时曾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宏图大志。但事实上,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哪里是说忘就忘得了的。在毛泽东求学和他早期的革命生涯中,尽管籍籍无名,尽管顶着“乱党”的“帽子”,尽管遭受着官府的“通缉”,毛泽东仍然先后十二次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功成名就的毛泽东反而与“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古训”反道而行,尽管多次到湖南视察工作,但却只回了两次韶山,而且,最后一次还是对外高度保密的。

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泽东利用召开“北戴河会议”之前到各地调研之机,在国务院副总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对这次返乡,不仅当时的报纸、广播曾经做过公开的宣传报道,毛泽东还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诗词《七律.到韶山》,因而广为人知。

而事实上,1966年,同样是6月,毛泽东也曾回过故乡韶山。这是他解放后第二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回故乡。这是一次高度保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回乡之旅”,对中国以后十年的政治局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966年6月1日,根据毛泽东的批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北大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等人所写的名为《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从此,全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刘少奇通过派出工作组而竭力“稳住”的局面终于难以为继,不得不亲自从北京飞往杭州,恳请正住在这里的毛泽东火速回京主持大局。

但毛泽东听完刘少奇的汇报后,却似乎不以为然,他委托刘少奇回京继续“维持”,而自己则乘着火车一路西去,于6月16日来到了长沙。

毛泽东一反常态地对此次返乡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他到达长沙后的行踪,除了周恩来外,整个中央高层几乎无人知道。直到“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7月8日写给江青的信公开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毛泽东在“失踪”的这段时间里住进了“西方的一个山洞”——滴水洞。或许是对正在开展的文化大革命究竟怎么搞?搞到什么程度?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会不会“收不了场”?等问题还没有考虑周全,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就是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捋一捋。所以,他的行李也格外简朴,除了八大箱子书籍以外,另外就只有几件换洗的旧衣服。

毛泽东诗此《七律.有所思》:“正是神都有事时, 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 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 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 故国人民有所思”就写于滴水洞,反映了他此时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

“滴水洞”并非一个山洞,而是一条两里多长的山谷。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时,考虑到自己已经在年初的第二届全国人大上辞去了职务,逐渐“退二线”了,就向陪同自己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提出,在这里——离自己上屋场故居只有三四里地的地方修“几间茅屋”,以便将来“叶落归根”。后来,周小舟向中南局陶铸汇报后,便在这里修了内含三栋充满乡村气息,可用作会议、接待的简朴别墅的“滴水洞宾馆”。人们常常简称它为“滴水洞”。

毛泽东的这次返乡,几乎可以说是突如其来。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王延春6月18日上午才突然接到毛泽东要来滴水洞的通知,下午三时,毛泽东就在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的护送下到达了滴水洞。

毛泽东走下车,和王延春等人简单地握了一下手,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兴致勃勃地站在滴水洞一号楼的坪前,环视着这个他小时候常来玩耍的地方,高兴地连声说:“咯是个好地方!咯是个好地方!”毛泽东虽然第一次到这里来,但却像在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地方,领着大家在那不太宽敞的水泥坪里边走边看,还主动当起了“讲解员”。他用手往左侧的山头一指:“那是龙头山,过去叫黄田坳,从前以黄田坳为界,山那边是湘乡,山咯边是韶山。韶山属湘潭,所以黄田坳又叫湘潭坳。”然后又指着右边的山脉说:“那是牛形山,山的形状像只水牛,小时候,我到外婆家去,就是走的这条水沟。”“那个高山上有个大石鼓,过去常有老虎到石头上乘凉,所以叫虎歇坪。我的祖父母就葬在那块地方。”毛泽东的脸上充满回忆和眷恋。

有关部门在滴水洞附近设置了十道警戒线。其中,一到三层的核心岗哨当然由从北京带来的8341部队负责,由内向外的第四到六层岗哨则由湖南省军区独立师负责,最外面的第七到十层则由湘潭驻军负责。另外,滴水洞附近的分顶上还临时增设了枕戈待旦的防空部队。

平时,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是非常随和的,经常与他们互动,以此作为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的渠道。但这次,张耀祠却特地向工作人员们强调了“十不准”:包括不准主动接近毛主席,不准主动和毛主席交谈、握手,不准直接向毛主席提出问题,不准和外界通电话,不准随意到自己工作地点以外的地方去,不准泄露有关主席的一言一行等。

当然,安全保卫工作的严密程度,除了毛泽东本身所享有的保卫等级要求外,很大程度上或许还反映了他对形势的判断。因为,他已经把文化大革命上升到了两个阶级“你死我活”的“大搏斗”高度,而林彪在“518讲话”中更是以世界上若干国家发生了政变为由头,大肆渲染所谓的“政变风险”……这一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的判断,我们不得而知,但总之,毛泽东把文化大革命之“火”烧起来后,自己却悄然回到故乡“隐居”,并且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保密保卫措施,确实令人遐思不已。

但是,百密终有一疏。虽然湖南省委为保密工作想了这么多办法,但消息还是差点走漏了出去。原来,在来韶山的路上,毛泽东忍不住掀了一下汽车的窗帘,想看一看故乡的变化。但没想到,正好被走在路上的韶山公社党委书记毛继生的女儿看见了。回家后, 她就与家人讲起了这件事。毛继生因为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正指责女儿准是看走了眼呢,县里的领导就到他家里来了,说主席没有回韶山, 乱讲是要负政治责任的。虽然这一通“恐吓”反而证实了女儿所言,但毛继生也只能“讲原则”,嘱咐女儿决不许对外吐露一个字。这样, 毛泽东回韶山的消息终于没有传开。韶山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是从后来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写给江青的信中才知道毛泽东确实在滴水洞住过一段时间。

毛泽东这次“隐居”到滴水洞,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往日开朗豁达、风趣幽默的性格,变得少言寡语。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要么看书看文件,要么出神地看着远方思考,一座就是一半天。人们哪里知道,毛泽东正思考着一件即将改变历史和许多人命运的大事。时值盛夏,滴水洞中虽说比外界温度略低,但也是酷暑难熬。而毛泽东不喜欢用空调,工作人员就找来冰块,用电风扇把冰块吹融,以此来给空气降温。虽然毛泽东幽默地说这种“土空调”不错,但不论是降温效果还是舒适度终究还是差强人意,远不像想像中的那样惬意。但即使这样,毛泽东仍然始终没有走出滴水洞一步。工作人员想法设法让毛泽东转移注意力,能够轻松一些,但效果都不太好。张耀祠打听到滴水洞下面有个青山湖,是个游泳的好去处,就建议毛泽东去游泳,但素来喜欢游泳的毛泽东却始终没有去。张耀祠又建议毛泽东到附近的“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去走走看看,但毛泽东更没有兴致。

另外,毛泽东这次回故乡,既没有像以前那样,每到一处就找来当地干部群众“谈古论今”,调查研究,也没有接见家乡故旧叙情论亲。毛主席的表哥文涧泉见滴水洞附近突然岗哨林立,便估计是“主席表弟”回来了。年逾80多岁的他拄着拐杖硬是从湘乡唐家圫走到韶山,找到县领导问,我主席表弟回来了吗,为什不见我呢?我要见他!可县里的领导却“装傻”,没有的事,主席如果回来了,当然要见你。文涧泉不死心,就自己找到滴水洞来,当然,他根本就不可能进得去,还没到最外面一道警戒线就被拦住了。一年后,老人家去世,临终前仍然遗憾没有见到主席表弟,而毛泽东却一直对文涧泉的这次“求见”一无所知。

但是,文涧泉的行为却给王延春提了醒,平时清净冷寂的滴水洞突然被严密封锁起来,这不等于就是把毛泽东住在这里的消息“昭告天下”了吗?怎么办呢?王延春想了一个办法,将省里的一个会议移到距“滴水洞”较近的韶山宾馆来开,对外宣称“滴水洞”里也住着会议代表,借此掩人耳目。

毛泽东这次在滴水洞唯一的一次“娱乐活动”是6月21日到新修成的韶山水库游过一次泳。这次,没有像以往那样,为了保持足够的运动量而坚持游一定的距离,而是更多地展示了自己的“泳技”。只见他下水前就点燃了一支烟衔在嘴里,在水中游动时,他把头抬得高高的,香烟上一滴水珠也没沾上,一直游到水库中央,那支烟吸完了,才把烟头吐掉。接着毛泽东又表演了“睡觉”、“坐凳子”、“立正”、“稍息”等少年时期就熟练掌握的水中动作。游到岸边,服务员递给毛泽东一块香皂,毛泽东用香皂擦得满身泡沫,一头扎进水里洗干净,上来又问服务员要肥皂,继续擦得满身泡沫,又钻进水里,他一边洗一边诙谐地说:“我要多洗点肥料,给老百姓浇田。”

毛泽东这次回韶山比较突然,离开时同样比较突然。

按原计划,毛泽东应于6月28日下午离开滴水洞,但这天清晨,毛泽东罕见的改变了上午睡觉的习惯,突然通知张耀祠,早上8点就离开滴水洞。接到通知,毛泽东身旁的干部和工作人员立刻就忙碌起来,有的忙着调派列车,有的赶紧通知省、市领导前来送行,有的则忙着收拾主席的书籍和行李……

前来送行的王延春问毛泽东, 是否可以让报纸、电台发个消息。毛泽东听后摇了摇头说:“回来没有与乡亲们见面, 他们也不知道我回来了, 还发什么消息?”

7点多钟,毛泽东从一号楼走出来,到坪里分别和随从人员、省地负责人、工作人员照了相。照完像后,他还转过身来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当别人介绍说,这是负责滴水洞宾馆日常管理的廖时禹时,毛泽东紧紧握住小廖的手,一字一板地叮嘱说:“这个别墅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的钱呐!但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坏了。我还要回来的。”

按照惯例,照完相、告了别之后,就该上车了,汽车按行车顺序排好, 卫士为毛泽东打开了车门, 大家分立在道路两侧为毛泽东送行。不料,本来已经走到车前准备上车的毛泽东,却突然又转身往回走去,边走边说:“你们先走吧,我还要再坐一下”

然后,他头也不回地回到一号楼的大堂客厅。这可把张耀祠等人急得满头大汗,因为保密电话已经拆掉,毛泽东的行李也收拾好了,如果这边不按时出发,又联系不上,沿途的警戒会以为出了大问题的。

毛泽东却不管不顾地在客厅的长沙发上一屁股坐了下来,东看看,西瞧瞧,一句话也不说。工作人员明白,毛泽东故土难离,舍不得离开,便急忙给毛主席泡上了一杯茶,然后又赶紧洗了几个蜜桃端了过来。毛泽东朝工作人员摆摆手,表示不想吃。工作人员便劝说道:“主席,这是昨天才从您房子后面的桃树上摘下来的,您尝尝鲜吧,下次就难得吃到了。”

“下次就难得吃到了”,这句话似乎给了毛泽东极大的震动,原本不想吃桃子的他,便拿起一个桃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连吃了6个才作罢。

看到这一幕,不少工作人员泪湿了眼眶: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口一口咀嚼的,哪里是桃子,分明是对家乡无限的深情和眷恋啊!半个小时后,随从人员见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便小声地提醒:“主席,您该走了!”毛泽东像是没有听见一样,依然坐着不动。张耀祠只好亲自出马:“主席,都准备好了,走吧!”毛泽东无奈地咕哝道:“终归还是要走啊!”然后才慢悠悠地站起身,一步一步地走出了一号楼。

毛泽东来到车门旁, 打量了一下房子周围,然后又看了看左右的山峦, 才上车了。

车行至山下的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前时,毛泽东让司机将车停下,他掀开窗帘,用饱经沧桑的双眼望着纪念馆的门庭,望着毛氏宗祠,望着生养他的故乡,默默地说,我还会再回来的……一路上,毛主席一直处于沉思之中,再也没有看窗外一眼。

然而, 谁也没有想到, 毛泽东此行竟是对自己故乡的永诀。

1976年5月11日,毛泽东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并伴有全身大汗。经过检查,专家们确认毛泽东患了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同时伴有心率不齐,病情十分严重。此后,毛泽东归乡之情便日渐浓烈起来,从6月起,他多次要求回韶山滴水洞休养,但中央政治局考虑到毛泽东的病情,始终没有同意,直到9月初,才同意9月15日将毛泽东送回韶山修养。

然而,毛泽东终究没能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9月9日早上,滴水洞的工作人员诧异地发现,水池里那些活蹦乱跳的红鲫鱼竟然成片地死掉了!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下午四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国际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再回韶山的夙愿从此成为永久的遗憾!



上一篇:2月8日基金净值:中信保诚深度价值混合(LOF)最新净值1.702,跌0.23%
下一篇:Sora刷屏!上市公司火速回应 国内玩家进展如何?